2月14日,《光明日报》第4版刊登了题为“中国体育足彩网,:坚持“五育”并举 培育高质量师范人才”的报道文章。文章从“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淬炼”五方面对我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五育”并举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培育高质量师范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报道。
光明日报-光明网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2/14/nw.D110000gmrb_20220214_4-04.htm
全文如下:
中国体育足彩网,:坚持“五育”并举 培育高质量师范人才
中国体育足彩网,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五育”并举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培育高质量师范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聚焦思想引领 实施“德育铸魂”计划。学校构建以“遵政治品德、守职业道德、讲社会公德、修个人美德”为核心的德育养成体系,深入挖掘、用好延安、照金等地红色资源,举办“行走的课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和“思政课大练兵”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抓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学毕业典礼、主题党团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校史和“一训三风”阐释解读,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师道,深入开展“师范教育第一课”,办好“师说”大讲堂,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厚植师范生教育报国情怀。
聚焦专业能力 实施“智育固本”计划。学校深化“四新”建设,按照“学前+”和“+学前”的发展思路,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构“大学前”专业结构体系。对标“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培育。学校学前教育等11个师范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优师计划”地方专项招生专业。构建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相贯通,“校—地—校(园)—企”相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三级五类“一流课程”建设,30余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建成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6门教师教育慕课在国内主流平台上线运行,2项案例入选省级混合式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依托陕西省“国培计划”等教师发展项目,建设4个基础教育教改试验区,328个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四年一贯实践教学训练,强化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聚焦身心健康 实施“体育强健”计划。学校在“开齐、开足、上好大学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16门高质量体育通识选修课程。借助手机App和相关智能终端设备,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监督,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发挥体委、教师、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实施“一人一技能”学生发展项目。在重点办好“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综合性运动会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气排球、轮滑、定向越野等专项运动比赛。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区大型体育赛事,2021年,学校组织300余名师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暨第十一届残特奥会的竞赛组织、裁判、志愿者和开幕式表演工作,有效地打造了学校特色体育品牌。
聚焦人文素养 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须修满2个学分艺术课程方能毕业,这促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艺术涵养。建立常态化艺术实践教育机制,定期举办音乐舞蹈晚会、诗词朗诵比赛、摄影大赛、绘画书法作品展等活动。推进厅、寓、廊、墙、网美育文化建设,将美育要素融入校园建设。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腰鼓秧歌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开幕式文艺演出,《别君叹》荣获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学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音乐学专业教师和学生连续两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和本科生基本功展示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聚焦实践本领 实施“劳动淬炼”计划。学校全面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根据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及教室和宿舍分布,设置集中劳动区域,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实践。通过打扫寝室、实验室等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技能。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围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实验实习实训,广泛组织开展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增强专业劳动技能。扎实开展顶岗支教、“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社会服务劳动体验,连续五年在留坝县江口镇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学生志愿者主动请缨,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了重要力量。
(供稿:教务处 撰稿:张琸玡 责任审核:李明军)